員工生活
評論:“格物致知”與“知行合一”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17     作者:王彧     文章來源:華州分公司     瀏覽量:1287   分享到:
“格物致知”出自《禮記·大學》,意思是窮究事物原理,從而獲得知識。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條重要概念。古往今來的許多學者將自己的觀點代入“格物致知”概念之中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理學朱熹與心學王陽明。
王陽明在研究朱熹的理學著作過程中,對朱子理解的“格物致知”產生了質疑。朱子認為,外在萬物皆有理。王陽明認為“格物致知”是要由心向內去發(fā)展,就是“致良知”,他的這一觀點開創(chuàng)了陽明心學。
朱子與王陽明的觀點,一個外在一個內在,走的過程不同,但都通向同一個終點,都是人們立身行事的準則。在朱子的思想里,用理來約束行動,比如人們發(fā)現“水之萬物皆變”、“蓮出淤泥而不染”等哲理思想用于學習和約束自己。而陽明公的論點則是在心靈上的存善去惡,更傾近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 ,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。在道德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,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王陽明在研究朱熹的理學著作過程中,對朱子理解的“格物致知”產生了質疑。朱子認為,外在萬物皆有理。王陽明認為“格物致知”是要由心向內去發(fā)展,就是“致良知”,他的這一觀點開創(chuàng)了陽明心學。
朱子與王陽明的觀點,一個外在一個內在,走的過程不同,但都通向同一個終點,都是人們立身行事的準則。在朱子的思想里,用理來約束行動,比如人們發(fā)現“水之萬物皆變”、“蓮出淤泥而不染”等哲理思想用于學習和約束自己。而陽明公的論點則是在心靈上的存善去惡,更傾近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 ,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。在道德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,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我們作為后輩,處在當今的社會中,雖不用完全追尋圣人之道,但圣人之言合二為一是給我們以啟示的。我們既要存有朱予以物之理而正其身的向外求索之心,也不忘去回看自己內心的良知是否依然端正如初,時刻提醒自己把內心不正的思想意識扶正,將心中的私欲和惡意清除。在這個發(fā)展迅速的社會,科技和經濟的發(fā)展離不開潛心研究、探索發(fā)現的毅力,但若是被利益蒙蔽,就會出現思想偏差、行為不正。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事物,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帶給我們身心愉悅的同時,也讓我們經常受到垃圾毒素的侵染。比如手機中的某些炫富視頻,還有進行擾亂視線、道德綁架的一些鍵盤俠,做的是讓你感官模糊、似是而非,把你引入歧途的事情。這些垃圾視頻、毒雞湯大多都是發(fā)布者帶有主觀意識,有的也只是找刺激、求贊求關注,如果不保持堅定地思想認知和清醒的心態(tài)就會迷失自我,產生不良的社會價值觀。所以,我們要認真學習,掌握明辨是非的理論武器,提高自身的知識和信念擔當。用“格物致知”的思想,在前進的道路上以物之理而正其身,“知行合一”以理為尊踐其行,時不時的停下來撥開多余的遮蔽和紛擾,發(fā)掘我們心中的大義與良知,向著心中的目標勇敢進發(fā)。